当前位置:
曹心源
来源:网络 | 作者:鸿雁 | 发布时间: 2018-03-20 | 3634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信然。伯夷叔齐乐毅李牧荆柯廉頗之流,标炳青史,口碑民间,正史野史传说者众;吾自识交心源起,千余日子百余雅聚,方知“哥已并非传说”也。心源祖姓曹,曹参之曹,曹操之曹,然从未以此自表自矜也。心源有言,五服之外,流动无序,历史每多伪饰、山寨,况志在包装、显摆之族谱、家谱乎?

  近十多年来,心源兄专注于鸟虫篆印的创作,并有《梅斋鸟虫皕印》亮相,鲜明的风格,受到业内圈外的广泛好评。鸟虫篆是印中的奇葩,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,明清以后就少人问津,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后,鸟虫篆印因其华丽典雅的风格又为世人青睐,逐渐风靡印坛,成为篆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。不可否认的是,由于鸟虫篆强调文字独特的装饰效果,因一味地繁复而变得花里胡哨,呈现出一种程式化、工艺化的匠俗之气。深谙此道的心源兄,大量搜集和研究有关的鸟虫篆拓片文字,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钟鼎文、汉简帛书的某种元素融入其中,以写意绘画手法来诠释鸟虫篆纹饰美的内涵,既保持了文字的可读性,又使每一段盘曲的线条,圆融畅达,自然质朴,印面上荡漾着温文雅致,简静清华的气息,令人爱不释手。


  崇山峻岭,苍然浓郁,起伏跌宕,气势雄伟;长松飞瀑,沟壑掩隐,烟云人家,一片悠然……品读心源兄诗意盎然的山水画,总会让人有一种心情愉悦的快感。这种快感来自于他突出了用笔的效果,这是他对古人绘画的深入研读,以及对书法和金石的体悟,并巧妙地在绘画中结合和运用的结果。那笔底充满金石气息的线条,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质感,线条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和个性。这或许就是性格的使然,他的绘画笔墨语言单纯而不失浑厚,率意大气,淋漓奔放,生机勃勃。无论是盈尺小品,四尺斗方,六尺中堂,还是八尺横幅,或丈二巨制,那激情挥洒的书写性笔致,长线勾勒,短写皴擦,笔笔生发,爽快从容,灵动劲健;浓淡墨点,干干湿湿,层层点染,水墨渗化,氤氲苍茫;画面施色,多以赭石、花青、石绿等纯色为主,淡色轻染,墨色交融,相得益彰,熠熠生辉。在这古意盎然的笔墨间,那大开大合的格局,左右逢源的气势,曲径通幽的诗意,无不显露出他把登山临水时,观朝云暮雨,察四季更替的真切感悟,结合现代绘画构成审美意识融化于创作中。于是,一山一水,一石一树,便有了视觉上的现代感,这苍茫雄浑,率意天成的意境,透射着心源兄对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理解,是他放纵肆意的精神家园,栖息心灵的一方净士。



  记得曾在微聊中问心源兄如何理解书法,他回复道:“因画作完成后,都要题字落款,并没有对书法进行独立创作的探求。”其实从这谦虚的言语中,我知道,作为一位篆刻家,如果没有娴熟的书法功底来支撑,那么他的印章肯定是难以入道的。同样,作为一位中国画画家,不懂得“书画同源”的笔墨内在关联,没有厚实的书法根基作引领,那么其画的水准也是不入流的。我零星地读过心源兄的一些书法作品,多以行、草、隶、篆诸体见长,各具神韵,足见他自小练就的书法“童子功”了得。他的书法脉络清晰,有《郑文公碑》和《龙藏寺碑》的根基,有晋唐小楷尺牍的神态,又有明清诸家的恣肆。与单纯的书家不同,他从这一路走来时,一招一式中,不经意间又揉和了丝丝缕缕的画意,因而在推敲咀嚼时,又多了一份别样的玩味和惊喜。他的作品运笔遒劲明快,提按有致,充满动感;墨色浓淡枯湿,自然酣畅,富有节律;结体宽博舒展,张驰有度,跌宕有致……字里行间神态飞动,流淌着浓浓的爽朗洒脱之气,让人感受到午后阳光那一份惬意。他告诉我:“书无非墨痕,黑白相间,计白当黑,阴阳互补是也,看似简单,其难也正在于此,简单到八种笔画,却可以演化出若干不同的笔势、体式,无穷无尽。看似在字内,实多在字外,一笔写去一线镂千,纵横捭阖,妙不可言,亦难以尽善尽美。”我想,这充满哲理思辨的话言,不就是他真情本我的自在写照吗。
未设置二维码
名家专栏
悲鸿画库

悲鸿学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