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曹心源
来源:网络 | 作者:鸿雁 | 发布时间: 2018-03-20 | 3634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信然。伯夷叔齐乐毅李牧荆柯廉頗之流,标炳青史,口碑民间,正史野史传说者众;吾自识交心源起,千余日子百余雅聚,方知“哥已并非传说”也。心源祖姓曹,曹参之曹,曹操之曹,然从未以此自表自矜也。心源有言,五服之外,流动无序,历史每多伪饰、山寨,况志在包装、显摆之族谱、家谱乎?

曹心源生活照

曹心源简介:

  1960年2月生于北京,祖籍浙江嘉兴。

  1966年受父训导,学习书法。

  1970年为染翰之需学习篆刻。

  1976年初经表兄王效宓引荐,拜识齐燕铭先生,受其点拨。

  1977年拜识齐燕铭、李大千、康殷诸先师,经前辈点拨,初窥印宗秦汉之理。

  1979年参军入伍。

  1985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。

  1993年师从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、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先生,为其入室弟子。

  1994年由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印集《曹新元印选》。

  1995年进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,成为艺术系教师,教授书法和篆刻专业。

  1998年被文化部聘为全国第八届“群星奖”书法作品评委。

  2000年被选为《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名作集萃》编委会副编审。

  2003年聘为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

  2003年中国兿術出版社出版《心源朱迹》。

  2006年香港蓝月出版社出版《曹新元篆刻集》。

  2007年世界华人兿術出版社出版《心源篆刻》。

  200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《中国书画名家——曹心源》《心源新象——曹心源山水作品集》。

  2009年11月作品获中国书法家协第三届“兰亭奖”。被中国书画报等单位授予“中国青年美术家百杰”称号。

  2009年9月25日,“和平颂——神七太空飞行艺术之旅”大型文化公益活动。其印“千秋万岁”、“贞风雅兴”被神舟七号搭载遨游太空 。

  2009年12月华艺出版社出版《梅斋鸟虫皕印》。

  2010年5月参加美国迈阿密“当代艺术博览会”《中国新水墨艺术展》。

  2011年5月华艺出版社再版《梅斋鸟虫皕印》增订精装版。

  2012年8月参加日本东京都美术馆《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》。

  2013年3月默馆丛书《梅斋问道----曹心源》发布及书画展。

  2013年10月《百乐雅集》韩天衡师生第九届书画印展及参加韩天衡美术馆成立。

  2014年3月在798艺术区《中得心源》曹心源个人书画展。

  2014年6月法国孔子学院讲座及个人书画篆刻展。

  2015年7月参加人民书画院成立大会及书画展。

风云起刀下  山水流笔端

文·萧博文

 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信然。
  伯夷叔齐乐毅李牧荆柯廉頗之流,标炳青史,口碑民间,正史野史传说者众;吾自识交心源起,千余日子百余雅聚,方知“哥已并非传说”也。
  心源祖姓曹,曹参之曹,曹操之曹,然从未以此自表自矜也。心源有言,五服之外,流动无序,历史每多伪饰、山寨,况志在包装、显摆之族谱、家谱乎?


曹心源于1980年

  小隐于野,中隐于市,大隐于朝。比而论之,心源乃中隐之士。以教授之身,食禄于北京语言大学,传道解惑,为黄皮肤、白皮肤、黑皮肤所环拥,受黑眼珠、蓝眼珠、黄眼珠所仰慕,乐乎者也;以书画家之名,穿梭于庙堂江湖,走笔,泼墨,奏刀,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,快哉斯也。


曹心源于大康先生

  心源之为人,可以一“爽”字概之。铺而排之,“热情、率真、狂放”是也。其热情有法有度,初次相见,酒肉穿肠过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,大有笑揽众生入怀之势;及其几番交接之下,学识为秤,情趣为炉,大浪淘沙萃取真金,千锤百炼提升品位,热情之火由黄而红而蓝而白,不到你的承受极限不罢休。其率真、狂放,是“本我”的绽放。特立独行而时有振聋发聩之声,虽尖锐张扬但刺激动人。我言我心,我行我素,有来即有回,有哼即有哈,对牛弹琴之事时有,火箭炮打苍蝇之事绝无;投资意识颇强,情有指归,意非独衷,事有未逮,大江歌罢掉头东,另觅对象玩去也。
心源之为学,可以一“杂”字括之。缕而析之,“博闻、强记、专取”是也。其博闻兼收并蓄,报刊杂志、影视短信、会议酒场,古今中外、天南海北、三教九流,政治的、军事的、经济的、文化的、市井的,声声入耳,颗粒归仓。好在心源数理化底子厚,消化吸收功能强,四舍五入,合并同类项,稀释中和,催化裂化,浓缩结晶,再出其口,再流入市,铁已成钢,玉已成器也。其强记、专取,是“拿来主义”的典范。闻有好书,心源求而阅之;闻有高人,心源往而拜之;闻有杰作,心源趋而观之,即或短信、闲谈有精彩动人处,心源也手而书之,结集成册。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还是我的,扬长补短,扬长避短,博闻中、强记中、专取中,心源固本培元,壮肌强腱,打通经脉,三花聚顶,一日日眼高胆壮,心宽气粗,积淀之下,作品日见高远,日见老辣,日见不凡气象。

  心源之为艺,可以一“特”字总之。分而解之,“心高、眼毒、手辣”是也。其心高取法于上,每每言必称大师,所津津乐道者,大师之心、大师之志、大师之情、大师之作,甚尔大师之孤癖、怪嗜、风流逸事。天下之最大者,莫过于心,心有多大,天有多大,思有多远,行有多远。心高必连气傲,身外有大世界,所以心源心高,此高高在有追求、有仰望,是高也;心中有小世界,所以心源气傲,此傲傲在有准绳、有场合,是傲也。惟如此,小世界方能独立于大世界,小世界方能融入大世界,小世界方能映照大世界。其眼毒、手辣,是“龙飞天下”的超然。尺赎之间,方寸之内,心源称王称霸,恣情挥洒,我的时间我做主,我的空间我做主;负雅志于高云而轻燕雀,寄鸿愿于泰山而小天下,情动于中,辄发于外;金石和鸣,突出惊艳一枪,笔墨起舞,送尔温柔一刀,痛且快哉。

  心源以书、画、印并立于世,窃以为其印最佳,而其鸟虫篆功夫,三十载浸润磨练,师尊之外,可谓独步天下。一招一式,每每予我以哲心和妙悟。吾观夫心源之鸟虫篆,如闻天籁之音律,如观自然之歌舞。方寸天地,风云变幻,龙飞凤舞,鱼跃鹤翔,水火交融,阴阳契合,千姿百态,气象万千;兰梅竹菊,虫鱼鸟兽,皆是活物,追神舍形,见血见髓,精妙绝纶,匪夷所思。

  当今艺坛,忙忙碌碌而空虚者众,心源自适又自满;当今艺坛,出人头地而丧失自由者多,心源仗剑侠客行;当今艺坛,有文化又有技艺者鲜,心源佼佼而其上。

  心源在其斩获中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后,曾著文《清心闻妙香》,感慨“吾辈亦晚,去古风远矣,然每心向往之。”有真心者,天必不负,有文化者,其行必远。


  心源能走多远?天知地知心源略知吾一无所知。“神游八极归诸子,放迹四海于寸心”,吾为心源祈福。

  笔墨至此,思绪纷飞,各路大师形象、教诲闪回脑海,定格于吴冠中先生的“学识养人、道德养心”书联,抬头沉思,恰对启功先生一九九零年之墨宝:“有始有终,精益求精。”妙哉斯言,正合吾意,喜而录之,以为豹尾。

友说·真情写本我
——读曹心源金石书画有感

  他是一位书画家,在课堂上向不同肤色的学生展示着中国传统书法、绘画的艺术魅力;他是一位篆刻家,专注的眼神透过老花镜,审视着印面上每一根线条;他是一位行者,国内国外,天南地北,尽情地享受着四处采风的愉悦;他是一位饕民,一桌佳肴,两瓶白酒,三五知已,满腔豪情……他就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、书画金石家、韩(天衡)门弟子曹心源师兄。
  与心源兄有近二十载的同门之谊,虽未曾谋面,但对他总有一种相知的亲近感。这或许缘于从历年《百乐雅集——韩天衡师生作品展》中,读他的书、画、印作品时,总被洋溢其中的一派率真朴实而感染。尤其是近年来,手机微信的开通,时常读到他晒出的各种即时帖子,这无疑又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,也使我对他的为人为艺有更深入的了解,也有了本文开头的文字。
  心源兄长我一岁,同属六O后,那是一个物质和精神贫乏的年代。孩提时,爸爸的一本旧字帖,妈妈托人磨出的小刻刀,几块刻了磨,磨了又刻的小印石,是他最大的财富和慰藉,由此迷上书法、篆刻和国画。1985年他顺利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,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中外艺术教育和实践,这是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,从而奠定了个人艺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。
  常言道:风格即人。心源兄的作品,无论是篆刻、绘画,还是书法,贯穿着传统的意韵,又不失自家心绪,其风格一如他祖籍绍兴的佳酿,芳香醇厚而内敛,回味隽永又绵长。在当今高唱创新,追逐时尚的语境中,恪守传统,是一种胆识,更是一种勇气,他认为:“所谓传统,就是历史上曾经有的,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,以至将来也绵延不断。印如秦玺汉印,明清流派,乃至近现代诸大家;字如魏晋以前,隋唐以后至宋四家及明清诸大家;画应当自元四家,吴门四家直至明清乃至当代画坛俊翘也。如果只是历史上有过的,但一显即逝,便不能说是‘传统’,而且,传统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,如腐化堕落……”
  由此可见,他对传统的认识是全面而清醒的,面对深厚的历史积淀,他既没有生吞活剥,照单全收,也没有全盘抛弃,另起炉灶,而是以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的睿智,在个人审美趋向的引领下汲取和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,融会贯通,心无旁骛地酿着自己的“女儿红”。
  心源兄的篆刻,早年得益于齐燕铭、李大千等老师的点化,潜心于古玺的奇谲瑰异,秦印的平稳朴实,汉印的浑厚拙朴,明清诸家的风姿绰约……择古印朝夕相对,临习不下千方,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工。他的印作朱白之间或篆法、或章法、或刀法、或边款,取法经典,又不为所囿,力求在平正中凸现灵变意趣,古拙凝重中不失飘逸散淡,于古意中自出机抒。1994年他的第一本印集问世,韩天衡老师在序中赞评道:“他的篆刻不是单纯地用手刻印,而是虔诚地在用心刻印。”此言一语中的,因为一位成功的艺术家,不仅要有过硬的手上功夫,更要善于思考,在实践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。
  近十多年来,心源兄专注于鸟虫篆印的创作,并有《梅斋鸟虫皕印》亮相,鲜明的风格,受到业内圈外的广泛好评。鸟虫篆是印中的奇葩,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,明清以后就少人问津,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后,鸟虫篆印因其华丽典雅的风格又为世人青睐,逐渐风靡印坛,成为篆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。不可否认的是,由于鸟虫篆强调文字独特的装饰效果,因一味地繁复而变得花里胡哨,呈现出一种程式化、工艺化的匠俗之气。深谙此道的心源兄,大量搜集和研究有关的鸟虫篆拓片文字,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钟鼎文、汉简帛书的某种元素融入其中,以写意绘画手法来诠释鸟虫篆纹饰美的内涵,既保持了文字的可读性,又使每一段盘曲的线条,圆融畅达,自然质朴,印面上荡漾着温文雅致,简静清华的气息,令人爱不释手。


  崇山峻岭,苍然浓郁,起伏跌宕,气势雄伟;长松飞瀑,沟壑掩隐,烟云人家,一片悠然……品读心源兄诗意盎然的山水画,总会让人有一种心情愉悦的快感。这种快感来自于他突出了用笔的效果,这是他对古人绘画的深入研读,以及对书法和金石的体悟,并巧妙地在绘画中结合和运用的结果。那笔底充满金石气息的线条,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质感,线条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和个性。这或许就是性格的使然,他的绘画笔墨语言单纯而不失浑厚,率意大气,淋漓奔放,生机勃勃。无论是盈尺小品,四尺斗方,六尺中堂,还是八尺横幅,或丈二巨制,那激情挥洒的书写性笔致,长线勾勒,短写皴擦,笔笔生发,爽快从容,灵动劲健;浓淡墨点,干干湿湿,层层点染,水墨渗化,氤氲苍茫;画面施色,多以赭石、花青、石绿等纯色为主,淡色轻染,墨色交融,相得益彰,熠熠生辉。在这古意盎然的笔墨间,那大开大合的格局,左右逢源的气势,曲径通幽的诗意,无不显露出他把登山临水时,观朝云暮雨,察四季更替的真切感悟,结合现代绘画构成审美意识融化于创作中。于是,一山一水,一石一树,便有了视觉上的现代感,这苍茫雄浑,率意天成的意境,透射着心源兄对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理解,是他放纵肆意的精神家园,栖息心灵的一方净士。



  记得曾在微聊中问心源兄如何理解书法,他回复道:“因画作完成后,都要题字落款,并没有对书法进行独立创作的探求。”其实从这谦虚的言语中,我知道,作为一位篆刻家,如果没有娴熟的书法功底来支撑,那么他的印章肯定是难以入道的。同样,作为一位中国画画家,不懂得“书画同源”的笔墨内在关联,没有厚实的书法根基作引领,那么其画的水准也是不入流的。我零星地读过心源兄的一些书法作品,多以行、草、隶、篆诸体见长,各具神韵,足见他自小练就的书法“童子功”了得。他的书法脉络清晰,有《郑文公碑》和《龙藏寺碑》的根基,有晋唐小楷尺牍的神态,又有明清诸家的恣肆。与单纯的书家不同,他从这一路走来时,一招一式中,不经意间又揉和了丝丝缕缕的画意,因而在推敲咀嚼时,又多了一份别样的玩味和惊喜。他的作品运笔遒劲明快,提按有致,充满动感;墨色浓淡枯湿,自然酣畅,富有节律;结体宽博舒展,张驰有度,跌宕有致……字里行间神态飞动,流淌着浓浓的爽朗洒脱之气,让人感受到午后阳光那一份惬意。他告诉我:“书无非墨痕,黑白相间,计白当黑,阴阳互补是也,看似简单,其难也正在于此,简单到八种笔画,却可以演化出若干不同的笔势、体式,无穷无尽。看似在字内,实多在字外,一笔写去一线镂千,纵横捭阖,妙不可言,亦难以尽善尽美。”我想,这充满哲理思辨的话言,不就是他真情本我的自在写照吗。
  综观心源兄的印艺、画意和书风,其内在的精神本质是一脉相承的,三门相对独立的姊妹艺术,在他的手中调合得如此水乳交融,相辅相承,各显风采,这正是他艺术的独到之处。从某种意义而言,这是中国传统文脉的延续。
  行文至此,窗外圆月中天,翻看微信,只见心源兄手执小酒杯,冲着镜头大笑,我顺手点了个赞,他当即回复:“来,同醉!”问:“还在喝?”答:“已结束两小时,正在家写字呢。”我看着小屏幕自语道:改天一定要同醉,为艺,为酒,更为那一腔豪情……

耿忠平(曹心源同门师弟 )

艺术作品欣赏 


《溪山苍崖图》70cm×46cm


《雨过山静图》70cm×46cm


《溪山秋色图》70cm×46cm

《溪山苍崖图》70cm×46cm

《苍崖寒水图》70cm×46cm

《雨后昏山图》70cm×46cm

王维诗一首《孤烟》148cm×40cm

陆游名句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130cm×32cm

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神思》137cm×34cm




未设置二维码
名家专栏
悲鸿画库

悲鸿学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