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刘勃舒
来源:网络 | 作者:鸿雁 | 发布时间: 2018-03-29 | 1968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毕业留校后,遵从徐悲鸿大师指点,刘勃舒开始执著地开创自己的艺术之路。每次下乡一有机会,他必到马棚看马,与看马人聊马。到新疆采风,每日里策马奔驰在茫茫草原,了解马的习性,熟悉马的运动规律。通过大量的写生,现实的马都化成了刘勃舒心中之马,形成了许多艺术之马。多年的艰苦实践,刘勃舒继承了徐悲鸿大师画马的技巧和神韵,笔画更加豪放、洒脱,自成一派。他的马结构产谨、神态飘逸、潇洒、雄健。尤其是近几年他画的群马图,那奔腾嘶鸣的壮烈场景,令人惊心动魄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  成名后的刘勃舒不仅在国内国外多次举办大型画展,许多画作还被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所珍藏。但他仍然朴实坦然、耿直厚道、虚怀若谷、忠于艺术,他的优良品质得到画界同仁的赞誉。
  刘勃舒在绘画园地中,既是千里马,也是伯乐。他一方面对画艺执著地追求,不断拓宽创作领域,提高绘画技艺;同时也不忘奖掖后辈。在他的画室里,既有绘画大师的精品,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力作,他不厌其烦地给登门求教者以谆谆教诲,也不辞辛劳地为年轻画家筹办画展。因为刘勃舒认为:人才的不断涌现,才是艺术不断发展之路。

相关报道
 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,徐悲鸿扶植少年刘勃舒画马的动人事迹,久已为画坛传颂。而已成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和美术活动家的刘勃舒,不但像其师一样以发现和培养画坛的千里马为己任,而且直接参与实践,继承发展了徐悲鸿画马的成就,成为当代出色的画马大家之一。
  刘勃舒,1935年生于江西永新,幼时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12岁时,他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《徐悲鸿画册》,书中那一幅幅造型准确、水墨淋漓、气势奔放的骏马,使他眼界大开,开始把兴趣转向画马,立志要画出像徐悲鸿笔下那样的骏马。在不断临摹中,他碰到许多问题,便想要是自己能得到徐悲鸿大师的指点,那该多好啊!于是他壮着胆子给徐悲鸿写了封信,并随信寄去自己画的马。
  不久,徐悲鸿竟寄来了语重心长的回信,告诫他“画马一定要以马为师,画鸡就要以鸡为师”,指出画物必须仔细观察,抓住特点,画人要做到神似,并希望他能来北平学习,还在他寄去的画上题词:有美好远景。从此,刘勃舒经常通过书信向徐悲鸿请教,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交。徐悲鸿体弱多病,又担负着教学、创作、学校管理等多重重任,还有很多社会活动要参加,但为了鼓励很有前途的刘勃舒,只要是刘勃舒来信,不管多忙多累,他总是有信必复、有问必答。
  1950年,刘勃舒初中毕业后,立即赶到北平参加艺术院校招生考试,以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绘画功底脱颖而出,被中央美术学院破格录取,随后在徐悲鸿大师门下学习中国画,成为徐悲鸿门下最年轻、也是最后一位弟子。历经3年,学业大进。大师欣喜地勉励他说:“要注意积累和总结,不成功之画也有成功之笔。”
未设置二维码
名家专栏
悲鸿画库

悲鸿学堂